
违建强拆律师胜诉案例:旧城改造房屋缺少审批被认定违建强拆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引发的拆迁问题屡见不鲜。其中,违建认定与强拆纠纷往往使被拆迁人陷入困境,而拆迁律师在这类案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来女士一家的遭遇,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拆迁律师的价值所在。
一、案例前因
来女士与刘先生居住在杭州市某区,其宅基地上原有父亲 1984 年审批建造的房屋,附带猪舍和厕所。2014 年,来女士一家与村委会签订住房维修协议书后,拆除原房在原址新建三层房屋,作为一家人的栖身之所。然而,2021 年当地街道办介入,先是在 5 月对涉案房屋的户外楼梯、附房和钢棚实施强制拆除,8 月又以主房未办理建房审批手续为由,对房屋本体进行强制拆除。街道办坚称来女士的房屋是无证房,属依法拆除,这给来女士一家带来了巨大打击,不仅经济受损,精神上也承受了极大压力。原来,该地已启动城中村改造工程,涉案房屋处于旧城改造项目范围内,且该片农户未经审批建造农村住宅的情况较为普遍,但街道办未对涉案房屋实际情况尽职调查,仅因缺少审批手续就认定违建并强拆。
二、律师办案经过
正当来女士心灰意冷之际,她找到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律所派出蔡晓仪律师代理此案。两位律师深入梳理基本案情,帮助来女士一家全面收集相关证据。经调查发现,涉案房屋虽缺少审批手续,但大部分是在拆除原房屋后的宅基地上重建,且是来女士一家唯一住房,同时在当地城改项目拆迁范围内,房屋普遍存在未取得审批手续的情况,具有一定合理性。律师指出,街道办未对涉案房屋实际情况进行尽职调查,仅以缺少审批手续就认定违建并强制暴力拆除,存在程序缺失、事实不清的问题,认定结果及强拆行为严重违法,不仅给来女士一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损害了公权力依法行政的社会形象,街道办应承担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
三、法庭判决结果
进入法庭审理阶段,街道办仍以房屋未办理农村住宅建房审批手续为由,辩称应予以拆除。但法院经审理查明,认同来女士一方提交的各项证据。法院认为,涉案房屋建造未经规划及用地审批属实,但大部分在原宅基地上重建且是唯一住房,在当地房屋普遍未取得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具有合理性,不能直接认定为违法建筑予以拆除。最终,法院支持了来女士的诉讼请求,判决街道办对涉案房屋实施强制拆除的行为违法。街道办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可一审法院审理结果,维持原判。这场确认政府机关强拆违法之诉,以来女士一方的全面胜利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