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拆迁律师胜诉案例:女村主任为维护征地拆迁权益捍卫公平正义
在拆迁领域的复杂纠纷中,拆迁律师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凭借专业素养和坚定信念,为当事人拨开迷雾,守护合法权益。王海燕的案件,便是一个生动且极具说服力的例证。
一、案例前因:调解征地补偿纠纷,却遭牢狱之灾
出生于1982年的王海燕曾是一名年轻有为的村官。2014年12月,32岁的她当选为滨州市滨城区东办事处西王村的村主任。2016年10月,滨州市政府建设大唐连接线三期工程,热力管线施工队伍在西王村施工时,与当地村民因宅基地补偿问题发生冲突。
身怀六甲的王海燕挺身而出进行调解,施工队负责人同意向受影响村民每户赔偿1000元。几天后,又因树木赔偿问题,村民与施工方再起争执,王海燕再次出面协商,施工单位同意支付89650元赔偿款给她,由其分发给村民。
然而,2017年3月,刚诞下小女儿的王海燕被当地公安局取保候审,并被检察院以“敲诈勒索罪”起诉。女儿哺乳期满后,她被正式批捕。检察院指控她为提高在村中威望,在微信群唆使村民阻拦施工,以威胁手段获取更多赔偿款,数额较大,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有举报信称她伙同村民敲诈并私分赔偿款,涉嫌贪污。一审法院认为她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二、律师办案经过:抽丝剥茧,力寻真相
王海燕的丈夫出于对京平律师事务所在行政诉讼领域的信任,聘请顾冬庆律师为其辩护。顾律师接手案件后,迅速展开调查。
他发现所谓的举报信存在诸多疑点,举报信是街道办工作人员上班时发现的,村民在该时间段无法放置,且无其他佐证,不能作为指控证据。对于检察机关指控王海燕在村微信群教唆村民,却无聊天记录证明,纯属诬告。同时,西王村村民和书记的证言都表明王海燕本就很有威望,无需通过不当手段提升。
顾律师指出,村民要求施工赔偿合理合法,施工方未落实赔偿致村民有怨言,王海燕积极调解并无不妥。检方的敲诈勒索罪和一审法院的寻衅滋事罪定性均不成立,施工方与村民的赔偿商讨属民事协商,不应上升为刑事责任。
三、最终法庭判决结果:沉冤得雪,彰显法律公正
经过顾冬庆律师的不懈努力,二审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一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发回重审。重审期间,滨城区人民检察院重新调查后,因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决定不起诉。2020年9月25日,滨城区人民法院准许检察院撤回起诉。
2022年11月21日,在顾律师的努力下,王海燕与滨城区人民法院达成协议,获赔各项损失378818.2元,法院在其住所地通报情况,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王海燕的案件深刻体现了拆迁律师在行政诉讼中的关键作用。在复杂的法律纠纷和权力博弈中,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为当事人洗清冤屈,维护合法权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面对拆迁等行政纠纷时,专业拆迁律师的介入,是保障自身权益、追求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他们是迷雾中的引路人,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