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失地保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了长足发展,为使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量农业用地被征收为非农业用地,导致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急速扩大。失地农民不断向城镇转移,与此同时发生一系列社会转变,该部分流动人口尽管进入城镇工作生活,但难以切实融入城镇社会。农民家庭人均耕种面积由征收前的数亩降至征收后的不足0.3亩,陷入无地可种、缺乏经济来源的不利局面,其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正是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建立农民失地养老保险,催生出了各地的失地保险制度。
哪些人可以參保失地保险?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专门针对“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为了解决其老年时的基本生活问题而设立的。可以享受失地保险的人口,要求具有农业人口身份并失去了土地,而且必须年满16周岁以上,尚未参加城市基本养老保险。
失去多少土地可以参保?
全国并无统一的规定,各省情况不同,从原土地面积的20%到80%都有。但有一种情况是失地农民一定可以参保的,即《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失地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时,可以参加失地保险。失地农民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参保,法律没有规定名额限制,地方限定名额当属违法行为。
要注意,非依法征地导致失去土地的人,不属于失地农民范围;农民被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也都不在参保范围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转租者也不属于保障范围。
谁来缴纳失地保险费用?
失地保险缴费标准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并不是全国统一的。各地的缴费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根据当地土地价格、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失地保险的缴费标准由当地政府发布,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新征地农民个人一般由征收单位缴纳社保费用,个人事实上不额外缴费。将失地农民分为三个大的年龄段,并在各个年龄段内细分。以此为根据,缴纳数额不一的费用,并按月领取不同的养老金。
比如,有地方政府规定“倘若接近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男50到60岁之间、女40到55岁间的人员,由征地部门缴费54600元,每月可领取260元养老金。”
“若新征地农民处于适龄劳动力年龄段,如果具备参保条件,则由征地部门参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为其一次性缴纳10186.2——20372.4元,就业后可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再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缴费并享受相关待遇。”
已征地失地农民按照比例缴纳失地保险费,同样也多是分年龄段分档缴纳,但至于缴纳数额,则因地区差异而不同。
例如,一些地方规定:“第一档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9240——27720元,财政给予3960——11880元的补助,每月可领取220元的养老金。第二档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11544——34632元,财政给予4056——12168元的补助,每月可领取260元。第三档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13860——41580元,财政给予4140——12420元的补助,每月可领取300养老金。”
又如,“接近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第一档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32340元,财给予13860元的补助,每月可领取220元的养老金。第二档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40404元,财给予14196元的补助,每月可领取260元。第三档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缴纳48510元,财给予14490元的补助,每月可领取300养老金。”
再如,云南省规定,政府对个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个人缴费额的10%,个人缴费补贴采取“先缴后补”模式。被征地农民中男未年满51周岁,女未年满46周岁人群可选择以全省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50%、60%、70%、80%、90%、100%其中之一为基数,按照20%的缴费比例逐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等等。
失地农民具体应当缴纳多少社保费用,取决于当地政策的规定。
如何办理失地保险?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理要求携带土地二轮承包合同、征地协议、身份证、户口本、2寸彩照、《申报表》等材料,经过村会议表决后将决议公示,然后由参保人填写《申报表》,上报政府、公安局和国土资源部门审核。
不给办失地保险怎么办?
为失地农民缴纳社会保险是征收法律关系的框架下,征收单位应该履行的法定职责。一般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部门或者单独征收的部门。不为失地农民缴纳失地养老保险,系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可以其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缴纳失地农民保险费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