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专访

您的位置:首页>律师动态>律师专访>大同:一个拆迁户的十年

律师专访

大同:一个拆迁户的十年

文章来源: 山西日报
发布日期:2012-09-20

如果说十年前大同是以“煤都”的名头叫响中外的话,这十年来大同是以城建的巨变载入史册。伴随着旧城改造、新城崛起,产生的是上万拆迁户。可以说,“拆迁户之悲喜,大同成败之候也;大同之成败,中国城建之候也。”

现年81岁的崔德胜是大同古城修复中产生的一位拆迁户。2002年的时候,他还居住在紧靠西城墙的富强里10号楼。这是一栋五层的红色砖混建筑,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

在富强里,崔大爷记忆最深的就是停电。那时候子女住宿条件也不太好,祖孙三代挤在破旧的48.6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孙子晚上往往一泡尿没尿完,就停了电,赶紧找手电,点蜡烛,弄得一家人手忙脚乱。崔大爷一度储备的手电有四五个。

富强里10号楼与西城墙相距不超过5米,但崔大爷没有沾到一点光。他搬来时,城墙的砖早被人剥光了,光秃秃的夯土,根本没人看,更不用说发展旅游。每到下大雨或者是有的地方发生地震,崔大爷就睡不好觉。他对自己脆弱的老楼不放心,对破旧的城墙也不放心,时不时在墙倒房塌的噩梦中惊醒。

到了2008年,大同市古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在4.8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内,所有影响古文化遗存的东西都将拆除,崔大爷的住宅被列入了拆迁范围。听到这个消息后,崔大爷抵触情绪非常大,已是快80岁的人了,根本不想挪窝。拆迁工作人员来了一批又一批,大大小小领导见了无数,崔大爷屹然不动。

直到2011年11月,楼里的住户陆续迁了出去。古城墙复原施工越来越近了,崔大爷有时甚至听到了建筑工人叮叮当当敲打砖块的声音。街道办工作人员不时搀扶他去看一下已经给他准备好的安置房,那是在大同市高档小区御花帝景一套59.4平方米的高层住宅。新房窗外御河流淌,室内温馨明亮;再加上老伴对旧房的抱怨和唠叨,崔大爷开始和工作人员讨论年老无力搬迁的问题。

根据大同市安置方案,房屋拆一平方米换一平方米,如果想增加面积,政府以补贴价优惠保障到45平方米;以成本价安置到60平方米。搬迁工作人员赶紧趁热打铁,自己出钱雇人雇车帮崔大爷搬了家。今年9月14日,崔大爷在新家高兴地接待了记者。崔大爷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我花了不到2万元就住进来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记者问他:“您一个月收入多少?”崔大爷自豪地说:“我原来一个月600元,现在已经涨到3000多元了。” 

本网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