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哈尔滨居民遭遇违法拆迁。3月28日,警方宣布此案告破,主要犯罪嫌疑人宋立强已自首,并交代其临时雇用21人进行了违法拆迁。目前,22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
不得不说,网媒的编辑实在是太懂网络兴奋点了——我看到,各大门户网站的标题几乎同时以《哈尔滨违法拆迁民居案告破 21名嫌犯为“临时工”》为题。于是乎,“临时工”再次成了网民调侃的对象。有网友说:“临时工就像特种部队,平时悄无声息,战时随叫随到,把敌人杀的片甲不留。我建议授予哈尔滨22名临时工集体一等功,以示鼓励!”——这一评论引来顶贴数万,新闻也成了舆论热点。
曾有网友说,“临时工——现在最强大的顶包职业”。这句话虽然夸张,但也道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沉重现实:为何总是临时工犯事,难道就没有正式工该承担责任?在哈尔滨这起违法拆迁民居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宋立强交代,他挂靠东成拆除公司后,为尽快得到拆除款,临时雇用21人进行了违法拆迁。即便是挂靠,拆除公司难道不应承担相应责任?又或者,拆除公司是否曾明示或暗示宋立强带人违法拆迁?这些疑问,警方没有通报,我们也无从得知。但不得不说,这应该是侦查与问责的一个方向。
或许是媒体的监督、或许是民怨太大、又或许是有了领导批示,此事有了警方的介入。于是,在半个月之后,这22名涉案人员落网。虽然可能有“幕后黑手”未被曝光,但不管怎样,这还是值得肯定的。因此这一次,我们不仅看到了警方介入,警方还确实破了案。相较于以往“野蛮拆迁中的犯罪行为不受追究”现象,可算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是的,法律法规形同虚设,执法部门包庇纵容,正是违法拆迁与拆迁冲突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然而,暴力拆迁新闻史却告诉我们,在违法拆迁这个问题上,警方似乎总是那么“无能为力”——无论是半夜突袭违法拆迁、乘钉子户外出时违法拆迁,还是往钉子户家中扔毒蛇、丢炸药包;警方调查的结果,往往是“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徒所为”,很快便不了了之。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违法拆迁变成了既定事实,楼盘迅速开间,违法拆迁的“幕后黑手”逍遥法外,而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则各取所需。案子真的很难破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倘若违法拆迁案件的立案与侦破,关系公安机关的政绩、关系地方政府官员的乌纱帽,像“命案”一样在很多地方有高达90%以上的破案率,恐怕也不是全无可能。
基于此,临时工违法拆迁案告破让我喜忧参半。喜的是,违法拆迁案终于有了警方的认真介入,还真的破了案。忧的是,侦查可能就到“临时工”而止,不会在深挖下去。倘若如此,这22名临时工恐怕就真成了顶包专业户了。临时工违法拆迁案告破之后,会有多少地方的公安机关认真侦破违法拆迁案件呢?这是我更加忧心的问题。
是的,法律不受尊重,再多也无意义。若“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部门包庇纵容,即便出台再多再好的法律法规,恐怕都会遭遇被架空的境遇。看来,如何让执法部门认真对待违法拆迁案,还真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