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力挺拆除违章建筑
上午10时, 伴随挖掘机“轰隆隆”的响声,行政拆除工作正式开始。昆明市土产公司于2009年8月将西昌路389号第三层租给了云南省开远滇南大酒店有限公司,公司便开始装修酒店,还私自搭建了一层楼,虽然相关部门对其多次下达整改通知,但公司没有按要求对违章部分进行拆除。2009年10月29日五华区龙翔街道办事处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再次函告富坤酒店相关负责人,告知其租赁房产属城中村改造范围,对房屋装修改造需慎行,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公司没有配合政府改造,且索要高额补偿款。
因潘家湾小新村片区改造时间已过30个月,回迁房迟迟未能启动,为此市领导专程到五华区进行走访和调研,要求加快推进潘家湾小村、新村片区回迁房项目建设。为确保片区居民尽快入住回迁房,五华区政府相关部门决定对其进行行政拆除。
对于这次拆除工作,居民们都拍手叫好。“因为这个违章建筑没有被拆除,看不到回迁房建盖起来的希望,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搬离。”居民王美英说。
王美英是小村片区居民,与云南省开远滇南大酒店有限公司仅一墙之隔,虽然周边的许多房屋已被拆除,但两年多来,她和小区的其他30多位居民却一直不敢搬迁。上月24日,当得知政府部门要对这个违章建筑进行拆除时,王美英第一时间便签订了协议。
“这个违章建筑是阻碍回迁房建设的一大‘毒瘤’,如今被政府部门拆除了,我们也要尽快搬走,让回迁房建设顺利进行。”王美英说。
得知五华区多部门对云南省开远滇南大酒店有限公司违章建筑进行行政拆除的消息后,许多早已搬离的居民也赶回来亲眼见证拆迁时刻。新村居民窦树琼2010年2月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期盼着能住进新房,由于违章建筑迟迟没有被拆除,影响了工程的进度,窦树琼感到很失望。
“两年来,我一直在火车站附近租房,2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要750元的房租,过渡安置费根本不够用。”窦树琼说,这个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阻碍了整个工程的进展,如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拆除,潘家湾小新村片区居民举双手赞成。
龙翔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永谦介绍,潘家湾小村、新村片区是2008年五华区城中村重点改造项目之一,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6.67亩、总拆迁面积214517.45平方米,待潘家湾小村、新村社区建成后,将秉承现在的优势,集办公、酒店、大型商业等配套齐全的新形象,成为翠湖周边的大型商业活动的聚集区,提升整个潘家湾区域的商业价值和居住环境。随着违章建筑被拆除,今年10月便可启动回迁房项目建设工作,确保2014年1056户居民顺利入住。
全力推进回迁房建设
今年以来,五华区把保民生作为全区头等工作来进行,尤其是在保障房、回迁房建设工作中,相关部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建设速度,确保居民按时入住新房。
五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邹新宇表示,已经进行了4年的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已经初现成果。今年恰逢“十八大”召开,在这种关键时刻,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企业都必须严格依照市委、市政府,五华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文件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回迁安置房建设涉及广大回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提速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的同时,更要保障回迁房质量,确保群众按时回迁,解除被拆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2008年初,随着全市城中村改造拉开大幕,五华区作为昆明主城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城中村改造的精神,迅速投身到城中村改造工作中,但由于需改造的城中村难度大、范围广、阻力多,推进过程中,尤其在回迁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出现土地审批过后落地项目少、一些项目拆得多建得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村民按时回迁。
基于此原因,为保障回迁房保质保量交付,五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制定相关文件和签订责任书,为城中村改造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五华区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预售许可前置备案制度,为土地和房屋销售打牢基础,避免出现因为预售问题,延误回迁房交付;二要加大对企业资金的监管力度,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拖延工期;三要不断强化网格化机制,各村联络人必须严格实行大事一日一报、一村一档的管理机制,发现问题立刻解决,对于有问题不报的将加大问责力度;四要和谐动迁,严格依法拆建,不侵害各方利益。
五华区要求,负责已通过规划项目的相关联络人,必须尽快梳理出项目未能落地的原因,并及时解决;对于已经过规划的项目,各企业必须严格依照《白皮书》相关内容,将路网、治安防治、水电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并融入改造范围,努力将各项目建成一个让住户满意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尽最大力量保质保量完成各城中村的回迁房交付,让村民早日享受城中村改造的成果。